常州聚焦為農業經營主體增信、為金融機構分險、為農業產業鄉村振興賦能,充分釋放農業信貸擔保功效,完善政擔合作機制,帶動資金資源化解融資難題,潤澤“三農”擦亮服務“金名片”,相關做法在全國農擔體系業務會議交流推廣。
(一)打造“1+2+N”常農擔運營體系。強化頂層設計,著力打造業務覆蓋全市、市區聯動支持、服務向基層延伸的“1+2+N”“常農擔”運營體系?!?”是建立4100萬元風險資金池,“2”是設立兩家機構形成“一體兩翼”農擔服務格局,帶動縣域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快速高效運轉,“N”是與10余家金融機構建立多元合作關系,已實現累計擔保余額超30億元,對資金池放大倍數達31倍。
(二)升級為農興農“三無憂”服務格局。深化政銀擔合作機制,持續引入低成本金融活水支持農業生產與產業融合發展。率先實現全域零保費助力“成本無憂”,已為近1400戶農業經營主體減免保費超1900萬元,綜合融資成本降至4.43%。專設初期規模600萬元轉貸資金,保障借款主體臨時周轉需求,實現“應急無憂”。實施考核激勵,設定年末農擔貸款存量金額增幅目標與逾期率底線,推動業務發展“穩健無憂”。
(三)因地制宜創新“農擔+”金融產品。精準契合發展,聚焦地方農業產業,先后開發“新農菁英貸”“蘇農擔·溧陽青蝦貸” “蘇農擔·凌家塘市場貸”等特色產品,聯動涉農基金開發投貸聯動、投貸并行產品,引導金融資金集中投、重點投、精準投,其中“新農菁英貸”產品已在全國農擔體系推廣應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