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常州市舉辦“特種設備安全大講堂”進燃氣行業活動暨全市特種設備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全體會議,副市長夏思軍出席活動并作專題宣講。
近年來,常州市高度重視燃氣領域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已推動全市超過3800公里城鎮燃氣壓力管道實施檢驗。作為氣瓶追溯系統建設和氣瓶責任保險的全國試點,常州市基于區塊鏈技術升級氣瓶信息化監管系統,嚴把氣瓶入口關、充裝關、檢驗關、報廢關。目前,超過104萬只液化石油氣瓶已按照“一瓶一碼一檔案”的要求,實現“上鏈”充裝、動態監管。此外,液化石油氣充裝、檢驗環節已實現安全責任保險全覆蓋。
當前,市市場監管部門正在實施兩項延伸,一是將液化石油氣瓶區塊鏈安全監管取得的經驗向車用氣瓶和工業氣瓶延伸;二是將氣瓶“一充一險”安全責任保險從充裝、檢驗環節向燃氣使用環節延伸,全面提高燃氣領域安全管理水平。
目前,常州市有近20萬臺套特種設備,就做好全市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會議強調三點要求。一是壓緊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做到“三落實、兩有證、一檢驗、一應急”;二是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板塊負責人切實履行“第一責任人”責任,因地制宜,突出問題導向,深入排查風險隱患;三是切實強化部門監管責任,積極幫助指導企業主動擔責,加大精準執法力度,全力保障特種設備安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